王恭微微一笑:“既然如此,桓公子今天又为何自降身份,去主动赴宴呢?其实这是我一个不解之疑,你们桓家向来只图割据荆湘,并不结交朝士,这回你又何必去攀附那会稽王呢?”
桓玄叹了口气:“没办法啊,如果是在平时,我们桓家岂至于此?但现在秦军南下,襄阳危急,只靠我桓家一州之力,怕是难以抵挡。更糟糕的是,有人企图把这次秦军南下,要说成是我们桓家出兵收复失地所招致的,简直是岂有此理!”
说到这里,桓玄的神色变得有些激动,猛地一甩袖子:“难道我们桓家出兵北伐,趁着秦国内乱收复南阳失地,也不可以吗?某些朝中掌权之人自己不北伐,还不允许别人北伐,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王恭知道桓玄是在暗骂谢安这个宰相,但是知道自己跟谢玄的关系好,也不敢象说司马道子那样直接指名道姓,只能这样拐着弯用隐语,他微微一笑,说道:“桓公子,息怒,不管怎么说,你们的扩地之举给了秦军南下的口实,但现在我们要做的,应该是齐心协力,共渡此难关才是。你所说的那位大人,不也是组建了北府兵,在江淮一带作战,策应荆州的战事了嘛。”
桓玄叹了口气:“这回我上任义兴太守,其实是想借机来一趟朝廷,争取更大的支持的,虽说荆州被我桓家经营已经几十年,但也是大晋的国土啊,现在荆州有难,我们是希望朝廷能出大军救援,不然,要是让秦国看到我们内部失和,各行其事,只会增派大军,到时候,别说襄阳,就是江陵只怕也难保了。”
王恭不动声色,看着桓玄,久久没有开口,桓玄叹了口气:“难道王秘书也认为,朝廷这样做是对的?我们桓家就应该这样独自面对强秦?”
王恭笑着摆了摆手:“好了,桓公子,咱们也不用这样打哑谜了,实话说吧,你这次来,是希望北府兵能加入到荆州战场,帮你们共击秦军?”
桓玄微微一笑:“我从北府兵那里回来的,亲眼见过他们的战斗力,不客气地说,这支部队是任何人都梦想拥有的,谢家能用两淮流民组建起这样的部队,是国家的福气,如果这支大军能加入襄阳战场,即使是慕容垂,也是会发抖的!”
王恭叹了口气:“秦国不止是在攻打襄阳,在淮北一带也有大军压境,围攻三阿,北府兵刚刚组建,还没有训练整合完成,就是淮北战局,都没有加入。前一阵刚刚吓退了彭超俱难,救出了三阿的田洛,但也放弃了彭城,他们现在应该是没有力量去救援荆州的。”
桓玄冷笑道:“王秘书,当着明人不说暗话,毛安之的大军是如何崩溃的,你我都心知肚明。大敌大前,还要玩这种心计,只会坏了国事。要是连谢家都防着我们桓家胜过防秦军,大晋还会有希望吗?”
王恭摇了摇头:“桓公子,慎言啊,这几万大军的战败,谁也意想不到的。你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没有明确的证据,可不能张口就来啊。”
桓玄叹了口气:“我现在不求北府兵能加入荆州战场,只希望朝廷能派出京师的宿卫兵马,或者是能让靠荆州的江州和豫州部队,前来支援,让我们感觉到,不是孤军奋战就行。”
王恭微微一笑:“其实我倒是以为,救援荆州,未必需要派兵去荆州,如果北府兵能在两淮战场上大败秦军,那襄阳之围自解。”
桓玄勾了勾嘴角:“只怕来不及了,听说苻坚给那苻丕赐剑,限他十天之内攻下襄阳,不然就以此剑自裁。若无生力军加入,朱太守怕是挡不了多久了!”
襄阳沦陷天王喜
王恭的脸色一变:“当真如此紧急了?”
他的话音未落,突然茶室外传来一阵紧急的脚步声,王恭的眉头一皱:“没看到我正与贵客议事吗?还不退下?”
一个仆役在门口跪下,低声道:“刚刚接到的塘报,襄阳失守,陛下召少主公入宫急议!”
桓玄手中刚刚端起的茶碗“叭”地一声落到了地上,茶汤四溅,把他那一身上好的绸缎衣服染得一片狼藉,他却浑然未觉,喃喃道:“看来,我该回荆州了。”
长安,两仪殿。
苻坚的心情很好,自从王猛死后,还很少见他这样开怀大笑过,整个宫殿,都回荡着他的笑声,只是这个大笑,现在除了几个侍卫和宫奴外,只有坐在他对面的苻融能听见。自王猛死后,苻融就继承了他老师的位置,成了苻坚专门用来商量国事的第一人选了。
苻坚的手里拿着一份塘报,笑道:“好,实在是太好了,慕容垂果然厉害,这襄阳内城还是给他攻破了。自始至终,桓冲的十万大军都不敢来救,阿融(苻融是苻坚的幼弟,私下不称官名,直接这样以家中称呼)啊,你现在还反对我派慕容垂去攻打襄阳吗?”
苻融叹了口气,摇了摇头:“王兄,臣弟怕的就是这个。襄阳不过一个边关城池而已,晋国也未出全力,而我们这回以鲜卑兵为先锋攻下,胜不足喜,臣弟还是要提醒您一句,千万别忘了丞相的遗言,绝不可以跟晋国全面开战啊!”
苻坚的脸上闪过一丝不快:“事情会改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