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冉和孝亲王要做的,就是把最近的政事都过一遍,大事则一起商议,定夺方案。
所以即便并不熟悉政事的姜云冉,也在这两月之间历练出来。
此刻听闻这一军报,凌烟阁阁臣都不由变了脸色,但姜云冉依旧稳稳坐在官帽椅上,并未多言。
她身边,孝亲王不由擦了擦额头的汗。
他是皇帝的堂叔,今年已经四十有五,着实不算年轻了。
即便在官场历练多年,乍闻消息,也是心中焦急。
在场众人,唯有郑定国和姜云冉面不改色。
姚文周也在略微的慌乱之后调整好情绪,道:“陛下亲赴战场,才是最正确的选择,西狄已经到了破釜沉舟之时,他们的士兵毫无退路,这会是一场殊死搏斗。”
一边是殊死搏斗,一边是莫大勇气,最后的结果尚未可知。
但姜云冉还是淡淡开口:“陛下一贯有成算,他也不会把自己置于险境,既然陛下要御驾亲征,做臣子的,唯有支持二字。”
皇贵妃这般胸有成竹,倒是安抚了有些焦急的朝臣们。
他们不由都有些汗颜。
为官数十载,不如一名年轻后宫女子,着实有些关心则乱了。
姜云冉的目光扫过众人的面容,最后同郑定国颔首,才道:“我们要做的,便是供给粮草、车马、士兵、武器,处置好其他政事,不让陛下有后顾之忧。”
此刻,姜云冉面容锋锐,眼眸之中的威慑让人不敢小觑。
恍惚之间,已有仁慧太后中年执掌权柄时的模样。
“诸位大人,能否做到?”
此情此景,无人敢出言反驳。
朝臣们纷纷起身,朝着年轻皇贵妃躬身行礼。
“臣等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边关这一场大战,极其激烈,一直从九月初打到了九月末,两边皆死伤惨重。
西狄士兵全部豁出性命,厮杀异常猛烈,然而最终还是因为实力悬殊而败落。
一直鏖战到十月上,景华琰亲率先锋大军,一路追击阿兀戍,在草木干涸的草原上,以弓弩一箭穿心,当场击杀这位在西狄呼风唤雨的南院大王。
从这一刻,战局分明。
西狄军心溃散,无力回击,被先锋营一路追击,最终被围困在了王庭之内。
十月中,在被困十日之后,西狄投降。
西狄的狼主率领所有族人,卸甲出城,宣布从此归顺大楚。
至此,历经十年的楚狄之战以大楚的完胜结束。
消息传回东阳,朝野内外一片欢庆。
军报上明言,帝将于十月十六日回銮。
得到这个消息,姜云冉自是欢喜,她亲至凤凰台,想要亲口告诉仁慧太后这个好消息。
然而她刚进入凤凰台,身后的宫门就被轰然关闭。
在众人惊愕的视线里,一道熟悉的身影慢慢显现。
“真可惜,他没有死在边关。”
【三合一】我要求事成之后,你立即绞杀阮氏满门,一个活口不留。
冷酷的话语,紧闭的宫门,都透露出不祥的气息。
因为边关战事稳定,这几日仁慧太后的病情也略好了一些,正在同来看望她的靖亲王、永宁、永昌三个儿女说话。
姜云冉到来之时,母子四人正言笑晏晏,瞧着都很高兴的模样。
谁知忽逢变故,让几人都有些错愕,一时之间回不过神来。
倒是仁慧太后慢慢沉下脸来,她轻咳一声,裹紧了身上的锦被:“阿秧,你在说什么?”
皇贵太妃沈秧一步步踏入花厅,她笔直站在那里,居高临下看着这一群废物鹌鹑。
多年来平顺温柔的假象终于碎裂,眼眸里只剩下冰冷。
“我的好姐姐,你会不知我在说什么?”
说罢,她大手一挥,一直跟在她身边的沈承旨便立即上前,给她搬来椅子伺候她落座。
仁慧太后此刻似乎也明白过来,她对姜云冉摆手,让她到自己身边落座。
皇贵太妃任由她们走动,并不限制。
她甚至端起了沈承旨奉上来的热茶,慢慢品着。
姜云冉扶着肚子,倒是很利落来到仁慧太后身侧落座。
她握住太后的手,对她点了点头。
“你们不用想旁的事情,”皇贵太妃道,“这里虽然一如既往,但整个东阳围场都在我的掌控之下,想必,太后和皇贵妃知晓我在说什么。”
此时,永宁公主忍不住惊呼出声:“沈母妃,您……”
“住口。”
皇贵太妃冷冷斥责:“别唤我这三个字,恶心人。”
永宁愣住了。
倒是一直显得傻里傻气的靖亲王此刻忽然上前,把姐姐和妹妹拉到自己身边,紧紧护在身后。
他小声说:“不要说话。”
姜云冉的目光在他脸上扫过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