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然行军作战,战场拼杀,刀斧折身也是历过的。在青州那一方山间竹舍中,这位半辈子高高在上的青年丞相算是又经历了一番别样滋味。
&esp;&esp;阴济年近花甲,同苏志钦交好,早年也算是看苏彦长大的,这些年也闻得苏彦诸事。这厢原是想看一看是否冰心依旧,是否态度谦卑,遂出题考教。
&esp;&esp;没出旁的,老人避世隐居,总也要烟火度日。便是让苏彦劈柴挑水。
&esp;&esp;只不过,干柴尚在十里外,有刀却钝绣;水之源头尚在半山腰,来回一趟半日过。
&esp;&esp;寻常农活,却着实有些为难了这位长安繁华乡里出来的天之骄子。尤其是挑水这处,讲究这个长担上肩平衡,且脚下还要走山路。
&esp;&esp;苏彦为保证每日两担水,充盈水缸,一开始半月间不分日夜练□□算琢磨出一点关窍。待能自如挑担后,老人指着屋舍前一畦菜地,让他挑金水浇养。
&esp;&esp;时值盛夏,苏彦也有过片刻迟疑,倒不是不愿干活。实乃待惯了冰屋香室,华裳披身,这会烈日尚可熬住,但是需要脱袍挽裤,坦胸露腹,便实在有些违了数十年接受的教育。却也不过一夜踌躇,天亮便顶烈日挑金水种植菜地。
&esp;&esp;七月过去,八月入秋。
&esp;&esp;阴济又道,山下村庄有农户十八家,儿郎入军中,所剩皆是老弱妇孺,让苏彦每日六户,帮他们劈足柴,挑满水。
&esp;&esp;每日六户,苏彦计算时辰,规划路线。遂每日寅时起身、戌时收工,八个时辰可完成。如此又一月过去。
&esp;&esp;这处的百姓,皆知有位青年帮扶农活,态度好,做工实,很是喜欢他;后来又知青年乃大魏丞相,便觉不可思议,一时又敬又叹。
&esp;&esp;八月结束的时候,阴济召回分散在各处的十八位弟子,持笔书名,愿入明华宫,辅佐国之储君。
&esp;&esp;“该是我说,辛苦了。”江见月吻过肩头伤痕,即便苏彦并没多言,然她派去保护他的三千卫回禀得清楚。
&esp;&esp;“是有些辛苦!”苏彦将她鬓发别去耳畔,“但非常值得。阴老先生如此作法,一则他看到我的诚心,愿来辅佐长生,乃最大之利益。二则百姓们一传十、十传百,知晓我躬身所做事宜,慢慢的可复我名声。三来,我们在庙堂之上种种,说白了根本目的亦是为了天下百姓,那么我给他们挑水砍柴,也是在为他们,原也无甚区别。”
&esp;&esp;他摸着她面庞,“只是劳你带着孩子前往杜陵邑,祭拜阿母……”
&esp;&esp;“如何?”苏彦骤然顿话,江见月不免问道。
&esp;&esp;“没什么!只是到底先君臣,后天伦。”苏彦胡扯了一句。
&esp;&esp;江见月蹙眉瞧他。
&esp;&esp;“如今是愈发逃不过你眼睛了。”苏彦笑叹,“不过是想起当年你在渭河桥遇刺,所以一闻你去那处,莫名便有些心有余悸。”
&esp;&esp;“这有什么!前岁那处殿宇初成,我同长生便去过一回了。”
&esp;&esp;苏彦颔首,“明岁阿母遗骸便迁回洛州了,以后若要祭拜,且回洛州便好。平素我自个回去。逢五逢十大祭——”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