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既然是不打算影响别家的生意,造一些粗纸,于是叶胥便想起来竹子造纸,用竹子造的纸,确实是比较粗糙一些,虽说过程复杂一些,但最起码能让穷苦人家的读书人用上。
&esp;&esp;叶胥记得之前种植香菇的那座山上是有竹子生长。
&esp;&esp;竹类多喜温暖湿润的地方,一般竹子生长的地方,大多是近水的地方,如此这般,那造纸所需的水也就一并解决了。
&esp;&esp;这样想着,叶胥即刻去了乡下,准备选址造纸的地方,选好地方后,叶胥就准备雇人建造一个小型的工厂。
&esp;&esp;选了好一些村中人来做活,一人一天十文钱。
&esp;&esp;见知州大人出手阔绰,甚至比他们走半个时辰到镇上做零工挣的钱还要多,一时间本来去镇上找零工的人,就在家做起了工。
&esp;&esp;知道知州大人是准备长期雇佣他们,因为竹子造纸是一个费力气的活计,于是叶胥干脆一直雇佣他们。
&esp;&esp;知晓这个消息的村民们,心中欢喜极了,他们每日少走了半个时辰的路,干的活也没有之前那般累,也没有人打骂,挣的钱也比往日里多。
&esp;&esp;他们心中很是感激知州大人。
&esp;&esp;纸张的问题是解决了,还有笔墨的问题,叶胥也一并解决了,叶胥写出知道墨条的法子,交给了负责工厂具体活计的小厮,这小厮是叶胥从府中挑选的,是个机灵的。
&esp;&esp;于是小工厂又招了一批人,于是附近几个村子的青壮年大多数都来小工厂做工。
&esp;&esp;加了制造墨条的程序后,叶胥又拿出了一些银子扩建了工厂,厂子里面的人也从之前的十几人变成了现在的几十人。
&esp;&esp;叶胥告知了众人具体的制造方法后,将具体的事物全部交给小厮后,便没再将注意力放在这里。
&esp;&esp;花费不到半个月的时间,粗纸便多了起来,叶胥并未拿出来卖,而是让小厮先存着,叶胥准备等到时候在书院中卖。
&esp;&esp;之前叶胥刚开始准备建厂时,就同村民们说清楚了,他准备之后建造一个书院,有意愿可以让孩子去读书,交一两银子的拜师费,便能进书院读书。
&esp;&esp;叶胥知晓村民心中担心的是什么,便直接告知他们:不用担心纸张贵的问题,因为他们这次生产的纸张便是怎么便宜怎么卖。
&esp;&esp;反正叶胥赴任时,皇上送的那些珠宝银子还分毫未用,现在正好用在这,这样也算是物尽其用。
&esp;&esp;于是,建厂、给村民们发放工钱、建造学院所需的银子均是从那几箱子的银子来的。
&esp;&esp;至于建造书院这个事情,并不是叶胥凭空想象的那么简单。
&esp;&esp;他之前考察了一下,无论是村中的私塾还是城镇里的私塾,都没有几个学子,与其这样浪费资源,还不如把这些夫子聚在一起,开一个书院。
&esp;&esp;叶胥是这样想的,也就这样做了。
&esp;&esp;于是在他所管辖的州内,叶胥一个一个的拜访了那些私塾中的夫子,并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esp;&esp;大多数的夫子都是赞同叶胥的提议,毕竟不用负责学子们的吃喝住宿,自己只是授予知识,与现在相比,那是再也轻松不过了,况且是知州大人亲自来请,多大的荣耀。
&esp;&esp;也有小数的夫子不太愿意,只因那些夫子年近古稀,这把年纪,本是没有精力教导,可他们手下又有几个读书人。若不是为了尽职,他们早就已经开始颐养天年,也不至于每日早起给那几个学子上课。
&esp;&esp;当听到叶胥说要建一个学院,之后州内的所有学子都可以进去读书后,那些老秀才便将自己收下的学子托付给叶胥。
&esp;&esp;这些老夫子满脸的欣慰道:“若是那学院建造成功后,不知老朽能否进去观看一二。”
&esp;&esp;叶胥看着那老秀才的满头华发依旧坚持给几个孩子授课,有些感动。
&esp;&esp;他们本可以不负责任的对孩子的家长说自己精力不济,让他们自寻别处,可他们没有,依旧拖着年迈的身子给孩子授课。
&esp;&esp;叶胥心中很是敬佩这些负责任的夫子,当即答道:“若是到时书院建造成功后,小生必定亲自接夫子前往参观。”
&esp;&esp;因着叶胥说夫子每个月有五两银子,离家远一些的夫子,可以住在书院,所以大多数的夫子还是愿意去书院赴任。
&esp;&esp;搞定了书院的夫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