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她求不了情,只求别火上浇油,坑害了她们。
&esp;&esp;没人来接提盒,干这活的碧玉姑娘也在跪。五太太没心思理她们,正和儿子说着些结交和御下的道理。
&esp;&esp;巧善提着食盒立在屏风后,大气都不敢喘,可老这么着也不是个事,就算她还有力气熬下去,这饭食迟早要冷。
&esp;&esp;五太太陪儿子吃饭,都在炕桌上,炕桌就在太太的左手边,也在七爷的右手边。
&esp;&esp;巧善心说:七爷七爷,您快说饿了。
&esp;&esp;兴许是菩萨保佑,旸七爷还真扭头看向了门口,一见到她,便转回去说:“母亲,先吃饭吧。书上说冬令养藏,耽误不得。”
&esp;&esp;“也好。”
&esp;&esp;五太太抬眼看向巧善,巧善拎着东西上前,一一布置,再退回门边听候差遣。
&esp;&esp;她由始至终垂着头,五太太没看到她的脸,随意吃几口就放下筷子,将手插回手笼里,扬眉道:“巧善过来。”
&esp;&esp;该来的还是来了。
&esp;&esp;巧善走回一半,在碧玉的斜后方跪下。
&esp;&esp;碧玉自觉往左膝行,方便五太太看清后边的巧善。
&esp;&esp;“抬起头来。”
&esp;&esp;巧善暗道不好,抬起头后,照从前练的那样,两眼放空,让自己看起来呆一点。
&esp;&esp;果然,五太太啧了一声,懒洋洋地说:“听说你读了不少书,很是厉害。”
&esp;&esp;巧善伏下去磕头,结结巴巴解释:“主子慈悲,请了人教我们认字。巧善愚笨,学了一年,只认得一葫芦瓢……”
&esp;&esp;旸七爷垂头躲笑,肩背一颤一颤的。五太太哼笑一声,随即道:“用心办事,别一天到晚往外跑。老爷带回来一些书,你过去把这事办好,拣有用的拿。碧玺,你跟着她去,收拾完了再领过来。”
&esp;&esp;“是。”
&esp;&esp;巧善跟出来,才走到门口,里边又有了倒霉鬼:碧瑜。
&esp;&esp;怎么连她自己身边的人也不放过?
&esp;&esp;巧善来不及多想,也没处打听,只能先专心做眼前事。
&esp;&esp;五老爷带回来的书不多,多数是旧书,有几本脏得不成样子,上边有褐色的污渍,翻动时散出来的气味也怪。
&esp;&esp;像是放久了的血。
&esp;&esp;巧善暗自记下书名,在翻看时,能记几句便记几句,在心里默背。
&esp;&esp;三十七本,于科考有益的,只有五本。
&esp;&esp;巧善将书分做四类,报给碧玺听。碧玺盯着怪异志出神,等巧善将农书重读时,她才说:“这些将来再用,先把这几本送过去。我来拿书,你自个回话。”
&esp;&esp;“是,多谢姐姐。”
&esp;&esp;五太太仍旧没发难,又问七爷背书、练字这些事。
&esp;&esp;巧善不想抢功劳,就说是几位姐姐陪着七爷在练字,不知道究竟怎样。不过她们在院子里做杂货,常听到七爷读书,她沾光多学了几句。
&esp;&esp;这一番话滴水不漏,有些出乎五太太的意料,不过,再聪明也照样能被捏在手里。她干脆不绕弯子了,挥退众人,只留心腹和巧善。
&esp;&esp;“好孩子,我知道七爷读书用功,少不了你的功劳。将来他出息了,你就是我的恩人。”
&esp;&esp;巧善不敢认,赶忙跪下磕头。
&esp;&esp;五太太亲自来扶,捉着她胳膊没松手,柔声哄:“我的儿,这里没别人,我同你说几句体己话,你不要告诉说出去。”
&esp;&esp;巧善心里百转千回,但不敢表露半分,垂头说:“太太有什么吩咐?”
&esp;&esp;五太太抬高左手,爱怜地抚抚她鬓发,小声说:“咱们家老爷好几年不碰书,方才你也看到了,他在七爷读书这事上,远不如大老爷用心。到底隔着一房,七爷腼腆,又怕耽误大老爷的正事,有心想去请教,偏又不敢去。好巧善,你我一条心,你帮我劝一劝。”
&esp;&esp;该答应,还是不该?
&esp;&esp;巧善晃了晃,看着像是点了头,万一这不合五太太心意,她还能狡辩方才是太慌张,身子不听使唤。
&esp;&esp;五太太不在意,接着说了一车好话,好似巧善是救命稻草,是能保七爷金榜题名的活菩萨。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