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怎么待它了。
&esp;&esp;小美决定,在胤礽自己回忆起上辈子之前,一个字都不透露半分!
&esp;&esp;“孤相信任何事务都是可以用科学来解释,如果解释不了,那么一定是科学水平还不够的缘故。”
&esp;&esp;所以别和他说什么天机、算命,这些他一句话都不信。
&esp;&esp;胤祉小海豹般鼓起了掌,崇拜地仰着脑袋看胤礽:“二哥说得对!”
&esp;&esp;学习的时候刻苦认真,还喜欢粘着胤礽,有了一个不那么可爱的四弟弟作对比,纯天然的胤祉就成了胤礽捧在手心的小宝贝。
&esp;&esp;只有三弟弟会软软乎乎地让他揉揉抱抱还不反抗,也只有他,不管自己说什么都相信,从来都不质疑胤礽。
&esp;&esp;三弟弟就像是小天使一样可爱!
&esp;&esp;如果不是汗阿玛这个“王母娘娘”从中做梗,胤礽本该能有五、六、七、八另外四个弟弟揉的。现在好啦,煮熟的弟弟飞走了。
&esp;&esp;在此次谈话过后,胤礽就派心裕帮他去找新的府邸,用来置办成“化学研究院”,还出钱去了几个有名的道观,以进香火钱的诱惑,聘用道士们到“化学研究院”来研究课题。
&esp;&esp;心裕一琢磨,直觉太子似乎又要搞大事,忙将此事禀告康熙。
&esp;&esp;帝王将胤礽召见到御前,父子二人大眼瞪小眼。
&esp;&esp;胤礽沉默片刻,没等到康熙说话,只能自己开口:“是不是心裕来找汗阿玛告状啦?儿臣抄录道士名册之事沙大人也知道的,他说没事,这些道士也不成气候,儿臣将他们招揽起来,也不算是犯了忌讳吧?”
&esp;&esp;康熙叹道:“你几时能消停一些?”
&esp;&esp;胤礽无辜道:“儿臣也不想干活,可儿臣不干活,那汗阿玛就只能一个人辛辛苦苦操劳。现在能够为您分忧的唯有儿臣与大哥了。”
&esp;&esp;康熙语调上扬:“可你去了礼部以后,朕反而比之前更加忙碌!”
&esp;&esp;胤礽小声道:“汗阿玛现在还年轻力壮呢!趁着年轻的时候多做一些,以后才会轻松一些。儿臣也想趁着年纪小多做一些事情,有些事,小的时候做不会被人骂,长大以后做就不适合了。”
&esp;&esp;“您就不能指望儿臣会老老实实地跟着沙大人学,去按部就班地历练,那会浪费了小美的资源,也浪费了儿臣这些年学习至今的知识。您放儿臣去礼部,难道不也是希望儿臣能做出些什么?”
&esp;&esp;康熙面无表情道:“嗯,所以你让人去雇道士们,为的是研究什么?”
&esp;&esp;“衣食住行,皆与化学有关,水泥的配方,也是靠化学才诞生出来的。因为研究所即将研究出天然化肥,大清的农作物会越来越多,儿臣打算让他们先研究出不伤害作物,但是能灭除四害的‘农药’。”
&esp;&esp;既然是“农药”,那就是与大清的国根农业相关,属于“正经事”。
&esp;&esp;康熙神色稍缓,问清楚以后,他倒没有那么生气了。
&esp;&esp;这么些年过来了,他早就知道,要阻止保成瞎闹腾是不可能的。这孩子他闲不下来,他天性如此,强扭都扭不过来。
&esp;&esp;康熙已经给锻炼出来了粗壮的神经,在他看来,只要孩子不是闯下惊天动地的大祸,其他的“小打小闹”他也就勉强接受了。
&esp;&esp;康熙将此事轻拿轻放,思索了一番,终是对胤礽透露了些许:“台湾那儿,郑氏的降书已经送到京城了。”
&esp;&esp;“汤斌说的不错,朕不该过于苛责你,你去礼部这些日子以来所做之事,皆利于大清未来,也向朕与朝臣们证明了你的能力。”
&esp;&esp;康熙血压平稳:“朕命你调去主客清吏司,负责接待外宾,迎郑氏入京,与台湾那儿联络,你可能做好这件事?”
&esp;&esp;这是自胤礽历练以来,康熙第一次将一件有挑战性的大事交到胤礽的手中,与之前查《明史》案不同,接待郑氏入京这样国家层面的大事,在以往都是成年皇子与王爷们负责做的。
&esp;&esp;康熙敢将这事儿给胤礽来做,胤礽就敢面不改色地将活儿接下来!
&esp;&esp;他比任何人都要向往那片“星辰大海”,开海禁已经成了胤礽心里一直都在惦记的事,如今台湾平了,海禁终于可以开了,对于负责接待、安顿郑氏投降之人,胤礽拍胸保证:“汗阿玛放心,儿臣一定好好接待郑克塽,让他迷恋上京城的生活,再也不想回台湾那个穷苦的地方去受罪。”
&esp;&esp;迎外宾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