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思路是没有错的,大清需要强大实力的海军,需要改进火炮与火器。】
&esp;&esp;小美对海禁这一政策是万分唾弃的,尽管前几年海禁是为了抵抗郑成功势力,所带来的后果影响弊端也太大了。
&esp;&esp;【可不能再因为害怕孩子被欺负,就把孩子关在家里不见人了,孩子得长大起来,靠自己才不会被欺负。家外面的小朋友在互相交流、玩耍、斗气,这是不可避免已经发生的事实,开海禁关闭国门,则是一种蒙上自己眼睛,假装欺骗自己外面没有小朋友的自我蒙蔽心态。时间久了,人家小朋友会唱歌跳舞、打架斗殴,身上穿时髦衣服,关在家里的小朋友就只会原先会有的东西,穿着土得掉渣的衣服。】
&esp;&esp;胤礽苦思冥想,生怕姚启圣就这么没了。
&esp;&esp;胤礽向南怀仁提出,希望他提出向汗阿玛献药,有汗阿玛答应先开放部分港口,这样能尽快将那金鸡纳树所做的药给运来。
&esp;&esp;南怀仁一口应下了。
&esp;&esp;至于其他的,胤礽也做不了什么,这个时候就特别伤感于自己年岁还小,人力有所不及,肚里墨水太少,学习到的知识太少,以至于事到临头,想不出办法来解决。
&esp;&esp;康熙派出的太医院判所采用方子,来自于《肘后备急方》,以青蒿为主药,然其见效甚微。
&esp;&esp;为了解除姚启圣的高热状态,又以《伤寒论》中所记的“柴胡桂姜汤”,解表驱邪,加常山截疟。
&esp;&esp;姚启圣所得疟疾,在时人看来是感染了疟邪,会传染人的,也因此,除去他所居住的院落中有太医院判及两位医士走动外,一律不允其他人探望。
&esp;&esp;时间在胤礽的焦急等待中,终于传来了好消息,姚启圣发作出来的症状,在太医院判大胆的治疗下暂时稳住了,高烧一退,下一步就是为贫血的姚启圣补血气。
&esp;&esp;院判写给了康熙一份上奏中提到:因受太子殿下此前研究虫的启发,微臣尝试了以水蛭、黑水虻等虫进行治疗,水蛭之吸血有助于排除淤血,却因姚大人缺血而不可多用,黑水虻药用所含营养之富,却不如另一种名为“洋虫”的虫效果更好。
&esp;&esp;洋虫自前朝传入国土,时人认为,有洋虫出现,则方圆必有长寿之人。
&esp;&esp;胤礽所创的昆虫研究所中留有不少继续为他发现昆虫,做研究实验之人。
&esp;&esp;因民间这一传闻,他们重视起了对洋虫的研究,甚至还用茯苓、红花来饲养洋虫,对比吃这些药材长大的洋虫入药效果是否比普通洋虫更佳。
&esp;&esp;院判所使用的洋虫来自于昆虫研究所,他在奏折中大力夸赞了昆虫研究所的研究成果,赞美太子殿下“深谋远虑”、“智慧通达”。
&esp;&esp;时人提起昆虫研究所多有嫌弃,除去他们这些太医,许多官员的都以为那是为了培养的食腐昆虫解决腐烂垃圾问题才创立的。院判赞扬,采用以虫入药暂时治好姚启圣的功绩,令洋虫这类虫再一次走入了人们的视线。
&esp;&esp;院判请奏康熙:希望皇上能够支持太医院培养繁殖洋虫。
&esp;&esp;这种虫子针对姚启圣因疟疾造成的心胃气痛、腹胀吐泻等症状皆有效果。
&esp;&esp;康熙接到这奏折都愣了,好半晌才回过神来,感慨良多地对身边人道:“朕原先还以为保成那昆虫研究所不过是小打小闹,没想到这回竟派上用处了。”
&esp;&esp;帝王一开始只是有些感慨,对于院判的这一提议持支持态度,并在他的上奏上批阅了准奏二字。
&esp;&esp;谁又知道,不过七天,后宫因为这“洋虫”也跟着炸开了锅呢?
&esp;&esp;这一切还要归功于“洋虫”的另一个妙用,它对于治疗月经不调,妇女带下赤白味臭等有奇效!
&esp;&esp;洋虫还未在太医院火起来,倒是率先在后宫里出了个大风头,惠妃还问太医院要了一只回宫养着玩,夸将洋虫“形如小蚕,光泽可爱”。
&esp;&esp;虫子光泽可爱,人吃了也脸色红润,光泽可爱。
&esp;&esp;康熙:……
&esp;&esp;玩还是你们会玩。
&esp;&esp;帝王总不能开口去阻止惠妃喜爱养小动物的爱好,太子的小毛驴现在还在惠妃的宫里待着呢!
&esp;&esp;对此,康熙只能警告胤礽:你可不准养虫子。
&esp;&esp;胤礽很无辜:谁要养虫子了?孤有一整个研究所的虫子,要多少有多少!
&esp;&esp;时别十日,姚启圣再度复出,入宫感谢帝王恩典。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