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这些话,如一盆冰水倒下来。
&esp;&esp;彻底浇灭了马耀宗心底的那一点不平。
&esp;&esp;马家发迹二十年,确实是比阳县里的土皇帝,家中还有一两百得用的家丁。不过,也就是如此了。马家是商户出身,在朝中既没姻亲也没助力。有什么资格和底气和郡主对抗?
&esp;&esp;“郡主肯提携你做舍人,也愿意让我这个老朽之人继续做县令,直至老死的那一天再换人。已是格外开恩了。”
&esp;&esp;马县令又咳了数声,老脸憋得通红,再吐一口浓痰,然后长长舒出了一口气:“你在郡主身边用心当差。说不定,日后能搏一个好前程,更胜过窝在比阳县。”
&esp;&esp;马耀宗点点头应下。
&esp;&esp;马县令想了想,再次嘱咐:“陈舍人是陈长史嫡亲的孙女,亲爹是博望县县令,掌着铁矿和银矿。论地位论亲疏,都远胜马家。你以后当差,要事事敬着陈舍人,不可和陈舍人争锋!”
&esp;&esp;马耀宗脑海中闪过陈舍人明媚爽利的笑颜,脸孔蓦然红了一红,轻声应是。
&esp;&esp;第142章 长大
&esp;&esp;对少年们来说,长大就是一瞬间的事。
&esp;&esp;譬如活泼天真的陈瑾瑜,被祖父一番话点醒,辗转反侧一整夜,隔日带着一双黑眼圈起身下榻,面色却已平静如常。
&esp;&esp;揽镜自照,陈瑾瑜被镜中憔悴的自己吓了一跳,不得不用上好的脂粉在俏丽的脸蛋上细细地擦了一回,然后再次白里透红容光照人了。
&esp;&esp;陈瑾瑜在心里默念数次“要好好当差以爱戴之心对着郡主”后,便精神抖擞地去了郡主的院子。
&esp;&esp;姜韶华早已起身,穿着白红相间的习武服打了半个时辰的拳,又射了两壶箭。微微出了一身汗,沐浴更衣后如带露海棠,格外娇艳。
&esp;&esp;“瑾瑜姐姐来得正好,”姜韶华笑吟吟的招呼:“陪我一同用早膳。”
&esp;&esp;陈瑾瑜欣然应下,像往日一样落座,和姜韶华一同用早膳。圆桌上摆了四道羹汤,另有各色面点十余种,还有六道清淡可口的小菜。
&esp;&esp;“马家的厨子手艺不错。”陈瑾瑜笑着夸赞。
&esp;&esp;姜韶华笑着点头:“确实不错。我出巡两个多月,今日早饭吃得最精致可口。”
&esp;&esp;陈瑾瑜在心中为自己骄傲,表现上佳,值得喝彩!
&esp;&esp;殊不知,只字不提昨晚发生的事,本身就已反常了。
&esp;&esp;以陈瑾瑜的脾气,能让她憋住话的,也只有一个原因了。显然,昨天晚上陈长史已经“点拨”过了。
&esp;&esp;姜韶华心中有数,也不说穿。
&esp;&esp;正如陈卓所言,她和陈瑾瑜的情谊是真的。她以陈瑾瑜为舍人施恩陈家隐晦地挟制陈家父子一二,也同样是真的。两者并不矛盾。
&esp;&esp;像陈卓这样的老狐狸,心中有数。陈瑾瑜到底还年少单纯,一时绕不过弯来。现在了悟了,心里有些难受有些不适,也是难免的。
&esp;&esp;无妨,陈瑾瑜慢慢就会适应了。
&esp;&esp;就像当年十岁的她,怀着一颗真挚的心进宫,吃了很多暗亏,暗地里哭了好多回,才逐渐适应明争暗斗的生活。
&esp;&esp;陈瑾瑜以女子之身踏入官场,在她身边当差,要想有所作为,就不能一直做个傻姑娘,也该成熟长大了。
&esp;&esp;“启禀郡主,”银朱笑着来禀报:“马舍人早已在院外等候了。”
&esp;&esp;姜韶华随口吩咐:“本郡主今日要巡粮仓,让他去安排车马。”
&esp;&esp;银朱应一声退下。
&esp;&esp;姜韶华笑着看向陈瑾瑜:“瑾瑜姐姐,我让马耀宗做舍人,你心里会不会不高兴?”
&esp;&esp;“怎么会。”陈瑾瑜答得很顺溜:“马耀宗自小在马县令身边,对庶务十分熟稔。郡主提携他做舍人,马家上下感激不尽,马舍人也会尽心尽力当差。这是一件好事。”
&esp;&esp;姜韶华耐心地听完,又轻声问道:“我是问你,会不会觉得自己不是独一份的舍人,会不会觉得失落?”
&esp;&esp;陈瑾瑜想说没有,对上姜韶华清澈平静的黑眸,心里压抑着的那一丝委屈,骤然涌了上来。鼻间蓦然一酸。
&esp;&esp;“有那么一点。”陈瑾瑜垂下眼,有些忸怩地承认。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