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61章(2 / 3)

&esp;&esp;这番话群臣有几个信了可不好说。

&esp;&esp;扶苏微微一笑:

&esp;&esp;“大都督在并州经营这么多年,居然连手下败将的残兵都看管不住吗?是当真不慎将敌人放跑了,还是两方故意做出争权夺利的模样,再顺理成章地任由落败方逃走?”

&esp;&esp;不等传讯兵生气反驳。

&esp;&esp;扶苏又接着质问,他一针见血地提出:

&esp;&esp;“我听闻大都督在匈奴颇得民望,提起都说没有人不服他的。怎么,部民叛逃之前说所有人都服他,部民叛逃之后突然蹦出来个不服他的敌人了?”

&esp;&esp;传讯兵哑口无言。

&esp;&esp;当初刘渊为了得到司马炎的支持,当上这个五部首领,可是狠狠宣扬了一波他“五部俊杰无不至者”的威望,把自己吹得特别受人爱戴。

&esp;&esp;现在成功当上首领了,反而冒出了一堆反对他的人。要么你刘渊承认自己之前名声造假了,要么就是故意放人跑的。

&esp;&esp;总不能是刘渊本事不行,当上大都督之后反而得罪了人,逼得别人蹦出来和你唱反调?

&esp;&esp;遮羞布被撕扯下来,那就不得不罚了。

&esp;&esp;刘渊以为中原人含蓄,也要脸面,不会揪着不放。哪怕处罚他,也不痛不痒。比起放跑人出去联络外头的匈奴部族一起生事,这点惩罚不算什么。

&esp;&esp;结果扶苏三个罪责丢下来,他必须得领一个受罚。偏偏他本人并不在现场,不能自己选,那就只能朝廷选了。

&esp;&esp;贾南风故意皱眉:

&esp;&esp;“大都督自然不会别有用心,先帝能信得过他,我自然也能。”

&esp;&esp;先推锅给先帝,假如刘渊有问题,就是先帝识人不明。

&esp;&esp;顺便说点好话,安抚一下刘渊和匈奴五部,表示自己没有不信他们。

&esp;&esp;“至于名望方面,大都督怎么可能在这方面作假?他是否得匈奴民心,众人皆知,可见这一推测不实。”

&esp;&esp;把刘渊架起来,这是捧杀。

&esp;&esp;“所以应当是大都督虽然名望足够,却力有不逮。担任这个职位还是太为难他了,他擅长的是结交豪杰,而非治理地方。”

&esp;&esp;俗称,能力不行。

&esp;&esp;“这也是没办法的,治理和结交是两码事。以前没有利益牵扯,各部族自然给大都督面子。如今为了自己的利益,少不得对他生出不满来。”

&esp;&esp;暗示刘渊不懂怎么平衡各部族间的利益争端,因此才会闹出与人争权的事端。

&esp;&esp;“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情,陛下也要给朝野一个交代。不如就调大都督回京任职,也免得他留在边塞,被旁人记恨中伤。”

&esp;&esp;你不是说你的敌人想积蓄力量对付你吗,那我们为了保护你的安全肯定要把你调回中央的,这都是为了你好。

&esp;&esp;贾南风最终一锤定音:

&esp;&esp;“罚大都督三年俸禄好了,此事便算是揭过。诸位爱卿不如再商议出一个新的京中官职来,这次可得选一个适合大都督的。”

&esp;&esp;中央官吏级别比边郡的高,说出去也不算辱没了刘渊。哪怕级别上是平调,实际上也是升了官。

&esp;&esp;只不过像这类颇受掣肘的升官,属于明升暗贬,叫人有苦说不出。

&esp;&esp;比起直接让刘渊待业在家闭门思过,这种处理方式更不容易落人话柄。罚也没怎么罚,就意思意思扣点钱,还给你升官了呢。

&esp;&esp;传讯兵不懂这些弯弯绕绕。

&esp;&esp;他只觉得哪里不太对,皇后好像说的有道理,又好像话里有话。关键是大都督被调走,他不是很乐意,但皇后也说那是为了大都督的安全着想。

&esp;&esp;传讯兵到底只是个小兵,不敢过多置喙什么。他心里有些惋惜,觉得大都督那样的人就该留在边疆征战,其实都督不怕那些小人的报复的。

&esp;&esp;调令传到匈奴五部。

&esp;&esp;刘渊一听就知道不好。

&esp;&esp;如果只是免职,他还能通过其他藩王的渠道换一个地方任职,继续掌兵,和匈奴眉来眼去。

&esp;&esp;虽然这个位面有了秦氏父子横插一杠,成都王一直在封地待着,没能跑去河北那一块的邺城镇守,也就无法和刘渊勾结。

&esp;&esp;但刘渊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BL耽美